-->
夏日的清晨,海島岱山,處于伏季休漁期的漁港碼頭映照在一片金色的朝霞中?!罢汜窛O休10001”號休閑漁船上,船長王波瀏覽“岱山氣象”微信公眾號上浙江省岱山縣氣象臺發布的當天休閑漁業分海區精細化風力預報后,一邊等待著今天的第一批捕魚客登船,一邊在朋友圈里轉發岱山一周天氣預報,在線上吆喝攬客。岸邊滾動播放氣象信息的電子顯示屏前,三三兩兩或蹲或坐或倚靠著的漁村老人,一邊看著眾人上船,一邊閑聊著。
大海無風三尺浪。對漁民來說,海洋是他們耕海牧漁的場所,也是潛藏著巨大危險的地方。海上天氣變化多端,特別是臺風、大風、強對流、海霧等天氣不僅會影響作業生產,還會直接威脅漁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從古到今,海島的漁民都是靠天吃飯。氣象預報自開始發布,更是成為了漁民每天必不可少的生產生活依賴。
一海一船總關情。岱山縣氣象局立足海島漁鄉實際,依托氣象現代化發展和數字化改革,在服務海洋經濟、服務海島民生上不斷推陳出新,做精做強,盡力做好漁業服務的“氣象好保姆”,守牢海上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助力海島鄉村振興、漁區共富。
這十年,廣布“觀天眼”,海洋氣象災害監測更精密。全縣布點建設的各類海島自動站從十年前的13個增加到現在的44個,實現所有鄉鎮、重要島嶼、主要港口碼頭、海洋經濟產業功能區全覆蓋,共享電信、水利、海事等部門各類實測信息數據。
圖為浙江省岱山縣氣象局預報員出海進行休閑漁業分海區氣象災害風險評估 圖/楊波
2021年4月30日上半夜,江蘇沿海出現大范圍強雷暴大風天氣,恰逢東海漁場5月1日伏休期前夜漁船密集返航。岱山縣氣象局依托天氣雷達跟蹤監測,共享海洋與漁業部門的北斗衛星船舶定位系統實時數據,精準定位、靶向服務,攜手縣海洋與漁業局,指揮調度全縣近千艘海上漁船搶跑雷雨大風,所有船只安全歸港,無一受損。
這十年,遍設“順風耳”,海洋氣象災害預警更迅捷。岱山縣從2011年起引入農村氣象大喇叭、氣象電子顯示屏。截至今年7月底,全縣布設安裝了預警大喇叭84套、氣象電子顯示屏36套、戶外公共氣象宣傳欄11個,覆蓋所有鄉鎮,手機氣象短信免費服務接收對象逾5000人。
對于出海的漁民來講,定時收聽舟山海洋廣播電臺播發的漁場風力預報,曾是他們每天雷打不動的“必修課”,絕不能錯過。隨著科技的進步,北斗衛星、網絡、手機短信服務平臺的運用,縣氣象局不斷拓寬海洋氣象信息服務渠道,漁民不必再守著收音機聽天氣預報節目了。
“舟山近海漁場預計明晚東北到北風9級,下半夜起10級,風浪 5至6級,請海上船只注意及時就近回港避風……”大風來臨前,縣氣象局借助北斗漁業通信系統向全縣各漁業村社和海上406名漁船編組長發送服務提醒,同時和縣海事處聯合,通過浙江省海事部門的海上智控平臺發布海上大風預警和避險提醒,將氣象預警覆蓋到岱山海域所有商漁船。
這十年,創新促發展,海洋氣象業務服務更精細。十年來,海洋氣象災害預報水平進一步提高,預報服務產品更加豐富??h氣象局不斷提升短期天氣預報、短臨天氣預報、近外海漁場大風預報、鄉鎮預報、景點預報、環境空氣質量通報、突發性強天氣預警提醒等服務水平,基本滿足岱山海洋經濟發展和海島民生需求。
2015年起,岱山縣氣象局自主探索開展休閑漁業專項氣象保障服務,創新研發海島休閑漁業分海區精細化風力預報,開展突發性強天氣預警提醒服務,切實保障漁民和廣大游客生命財產安全,直接促進漁民增產增收。數字賦能強服務,縣氣象局設立“岱山漁業氣象服務黨員線上工作室”,開展伏休期群眾漁業后勤生產氣象提醒服務,實現從漁場、漁港到漁村的全覆蓋無縫隙服務;自主研發“岱山群眾漁業避風漁港風力實時監測查詢系統”,研創“漁港安全避風三色圖”,被納入岱山縣海上一體化協同應用。
保海島安寧,護岱海安瀾,這是海島氣象人的初心使命和職責所在!氣象服務,永遠在路上。
(作者:趙虎炯?責任編輯: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