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普更接地氣
日前印發的《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就做好新時代科普工作作出部署,對于推動新時代科普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破帐菚r代賦予科技... 2022-09-26 |
落實平臺責任,清朗網絡空間
早晨起床,語音喚醒獲知天氣信息;通勤路上,動動手指知曉天下大事;走進辦公室,“云端”會議實現遠距離協作溝通……身處數字時代,網絡空間包羅萬象,已經... 2022-09-20 |
雙向發力打造安全清朗的網絡家園
互聯網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以時代新風塑造和凈化網絡空間,合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家園,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2022-09-08 |
數字人產業加快走向成熟
不久前,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的《北京市促進數字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北京數字人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作為國內首... 2022-09-01 |
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與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深刻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百年現代化道路探索的重大成就,指出“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 2022-08-18 |
創新報道手法 匯聚向上向善力量
去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意見》指出,要加強網絡空間道德建設,網絡媒體要“深化網絡誠信建設,舉辦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品牌活動,大... 2022-08-05 |
強化普通受眾的文化參與感
近年來,與各類博物館相關的新媒體直播、新媒體互動產品層出不窮,媒體和博物館的深度合作,煥發出越來越多的可能性和創新點。這些共同合作下產出的多形態報... 2022-08-04 |
媒體融合背景下做好回訪報道的關鍵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奮斗故事,適當回望讓新聞故事更有深度。新聞工作者準確把握時度效,將報道過的重大新聞題材與時代主題重新組合,進行回訪報道,挖掘新... 2022-08-02 |
為傳統文化傳播提供參考與范式
近年來,媒體的二十四節氣報道不斷火“出圈”,廣受讀者喜愛與好評。媒體在二十四節氣報道中,對傳統文化的創新探索有著怎樣的看法?在弘揚傳統文化報道上存... 2022-07-28 |
新聞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币话倌陙?,我們黨始終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提高黨的建... 2022-07-22 |
立足中國實踐構建中國特色新聞學知識體系
新聞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知識體系主要包括新聞歷史、新聞理論、新聞業務等。實踐不僅是提升新聞業務能力、創作出創新性媒介平臺和新聞產品的實操性活動,... 2022-07-14 |
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個環節,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 2022-07-08 |
如何有效治理網絡謠言
當今世界正處于互聯網時代,各種互聯網技術方興未艾,互聯網在給人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社會治理難題,網絡謠... 2022-06-21 |
合力加強網絡空間知識產權保護
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法律法規日趨完善,司法體系逐步健全,執法力度不斷加大,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顯著提高... 2022-06-16 |
播音主持如何面對AI主播挑戰
由央視新聞聯合百度智能云推出的首個AI手語主播在北京冬奧會期間正式啟用,這一集節約時間、人力、物力成本于一身的技術應用,在專業性、情感控制能力和信息... 2022-06-14 |
數字化“擴容”公共文化服務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穼ξ覈笆奈濉睍r期文化數字化發展提出了... 2022-05-27 |